最近A股有个词特别火线上炒股配资门户,叫“中特估”——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简单说,就是让那些被市场长期低估的国企重新被看见。
年初至今,这个板块已经涨了30%,中国移动、中国石油这些巨无霸甚至创了历史新高。
但你知道吗?这波行情才刚进入2.0阶段,核心逻辑从“政策催化的普涨”变成了“高股息+AI赋能”的双轮驱动。
为什么现在要关注中特估2.0?
首先,政策是真金白银在推。
国资委把市值管理纳入了央企考核,要求企业通过分红、回购、资产重组来提升股东回报。
2024年央企净利润增长12.5%,分红比例提到35%,现金流改善18%。换句话说,国企开始“既要会赚钱,也要会分钱”。
其次,估值还是便宜。
中特估板块PE才9.79倍,PB1.02倍,比A股平均水平(PE15倍、PB1.8倍)低一大截。
中国交建PE6.7倍、中国铁建PB0.7倍,甚至还在破净。
对比海外更离谱——中国国企ROE(12.3%)和美股蓝筹(10.8%)差不多,但估值折价超30%。
这就像你去菜市场,发现同样的排骨,国企摊位的价格打了七折,还附赠一捆葱。
三类被低估的国企,谁最有戏?
低估值科技型国企:AI时代的“扫地僧”
这些企业闷声搞技术,但市场还把它们当传统行业看。比如:
中科曙光:国产算力服务器龙头,东数西算核心玩家,去年净利润涨45%,PE才25倍,比民营AI公司便宜一半。
中国联通:别只当它是“卖电话卡的”,人家IDC机柜数量全国第三,产业互联网收入占比超20%,PE不到15倍。
冷知识:中国移动的云计算收入连续三年增速超80%,但市场给的估值还是“通信民工”。
资产重组预期股:等待“开盲盒”
国企专业化整合是今年的重头戏,比如军工、电力领域。
中船科技:控股股东手握一堆军工资产,随时可能注入,去年订单增长30%。
国电电力:火电转型新能源,集团的风光资产迟早要装进来,现在股息率5.2%,进退皆可。
这类股票就像拆迁前的城中村——你知道它值钱,但不知道哪天盖章。
高股息“现金牛”:无风险利率下行下的香饽饽
银行理财收益跌破3%,但中国神华股息率7.3%,工商银行6.8%,大秦铁路7%。它们的特点就三个字:稳、准、狠。
稳:业务多是刚需(煤炭、银行、高速),经济再差也得用电用钱跑高速。
准:分红像发工资,中国神华连续15年分红,2023年分红比例72%。
狠:现金流充沛到能覆盖分红好几倍,比如中国太保经营现金流是分红的2.3倍。
普通人怎么参与?记住三句话
别all in:用“哑铃策略”——5成高股息(能源/金融)+3成科技型国企+2成重组预期股。怕选错?直接买国企红利ETF(股息率5.91%)。
别追高:PE低于10倍、PB低于1.2倍时再出手,或者等股价回踩年线。最近中特估板块资金小幅流出,回调反而是机会。
看政策日历:三季度国企改革深化方案要出,重点关注科技型国企和重组标的。
风险?当然有
政策执行不及预期(比如地方保护主义阻挠整合)。
AI业务落地慢,可能变成“PPT赋能”。
高股息陷阱:有些公司借钱分红,要盯住负债率和现金流。
最后说句大实话中特估2.0不是让你去炒概念,而是找到那些“既能稳定收租,又有可能拆迁”的资产。
就像买房子,核心地段的老破小(高股息)和规划新区的潜力盘(AI赋能)各配一点,剩下的交给时间。
毕竟,投资最大的风险不是波动,而是你因为焦虑频繁切换车道,最后发现——自己还在原地。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信息分享线上炒股配资门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决策需谨慎。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案例分析,绝非推荐。请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盈亏自负。
永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