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股票配资指南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出现新特点。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问题更加关切。维护未成年人权益,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是人民法院积极参与国家治理、有效回应社会关切的必然要求。
为进一步延伸审判职能,深化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教育,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要求,推动涉未成年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诉前治理,北京法院依托相关案例,集中梳理提炼未成年人生活、学习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开设“上学路上”漫画普法专栏,向广大未成年人及全社会普及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知识。
本期推出该专栏第1期——我表现不好,爸爸就可以打我吗?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一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控告。国家机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面临其他危险情形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报告。有关部门接到涉及未成年人的检举、控告或者报告,应当依法及时受理、处置,并以适当方式将处理结果告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供稿:北京二中院
制图:马源股票配资指南
永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